《核安全工程師綜合知識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核安全工程師綜合知識1(7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核安全綜合知識,注冊核安全工程師考試復習,2010,年,6,月,核安全綜合知識,第一章 原子核物理基礎,考試要求,熟悉,原子結構的知識,熟悉,放射性的概念、衰變及其規(guī)律,熟悉,射線及其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掌握,核反應的類型,了解,核裂變及其裂變反應的知識,核安全綜合知識,第一章的要求:,復習內容,1.1,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質,1.2,原子核的放射性,1.3,射線及其與物質相互作用,1.4,原子核反應,1.5,核裂變及核能的利用,核安全綜合知識,1.1,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性質,知識要點,:,原子與原子核,原
2、子的殼層結構,原子核的組成及其穩(wěn)定性,原子核的大小,原子核的結合能,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和原子核(,1,),知識要點,:原子、原子核、同位素,1896,年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A.H.Becquerel),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人類第一次觀察到核變化,這一重大發(fā)現(xiàn)是原子核物理的開端。,萬物是由原子、分子構成,每一種原子對應一種化學元素。目前,人們已知一百多種元素。,1911,年盧瑟福根據(jù),粒子的散射實驗提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的假設。,核外電子運動構成了原子物理學的主要內容,而原子核內部核子的運動是原子核物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原子和原子核是物質結構的兩個層次。,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和原子核
3、(,2,),電子帶負電荷,電子電荷的值為:,e=1.60217733x10,-19,C,,且電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電荷只能是,e,的整倍數(shù)。電子的質量為,m,e,=9,.1093897x10,-31,kg,。原子核帶正電荷,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原子的大小是由核外運動的電子所占的空間范圍來表征,原子可以設想為電子在以原子核為中心的、距核非常遠的若干軌道上運行。原子的大小半徑約為,10,-8,cm,的量級。,原子核的質量遠超過核外電子的總質量,原子的質量中心與原子核的質量中心非常接近。原子核的尺度只有幾十飛米,(1fm=10,-15,m=10,-13,cm),,而密度高達,10,8,t.cm
4、,-3,。,物質的許多化學性質及物理性質、光譜特性基本上只與核外電子有關;而放射現(xiàn)象則主要與原子核有關。,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和原子核(,3,),單選題例:(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原子物理學的主要內容是(,A,)。,A,核外電子的運動,B,原子核的裂變,,C,原子核的衰變,,D,原子核中核子間的運動,。,多選題例:(有多個答案可能正確,錯一個為全錯),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其中,(ABCDE),。,A,電子帶負電荷,,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C,原子的大小半徑約為,10,-8,cm,的量級,,D,原子核的質量遠超過核外電子的總質量,,E,原子核的限度只有幾十飛米。,核安全綜
5、合知識,原子的殼層結構(,1,),知識要點,:原子的殼層、能級、躍遷,原子的核外電子稱為軌道電子。原子的軌道電子離核的距離是不能取任意值的,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形成彼此分離的殼層,。,最靠近核的一個殼層稱為,K,層,在它的外面依次為,L,、,M,、,N,、,O,殼層等,以此類推。通常用量子數(shù),n(n,=1,2,3),代表殼層,并分別對應,K,、,L,、,M,、,N,、,O,,,殼層。每個殼層可容納,2n,2,個電子。除了,K,層以外,其他殼層又可分成,(2,l,+1,,,l,=n-1),個支殼層,,l,是描述電子軌道的量子數(shù)。,處于不同殼層的電子具有不同的位能,當電子從無窮遠處移動到靠近原子核的位置
6、時是電場力作功,,K,層的能級最低。能級的能量大小就等于該殼層電子的結合能,要使該殼層電子脫離核的束縛成為自由電子所需做的功。結合能是負值,通常以,KeV,為單位,,K,殼層電子的結合能的絕對值最大。,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的殼層結構(,2,),用,n,,,l,,,j,三個量子數(shù)來描述不同的能級。其中,n=1,,,2,,,3,,是主量子數(shù);,l,=0,,,1,,,2,,,,,(n-1),是與電子的軌道運動相關的量子數(shù),而,j,是與電子的自旋運動相關的量子數(shù),,j,與,l,的關系是,j=|l1/2|,。,n,,,l,,,j,三個量子數(shù)的不同組合區(qū)別軌道電子不同的支殼層。每個支殼層最多可容納,(2j
7、+1),個電子。,在正常情況下,電子先充滿較低能級,但當原子受到內在原因或外來因素的作用時,低能級的電子可以被激發(fā)到高能級上(稱激發(fā)過程),或電子被電離到原子的殼層之外(稱電離過程),高能級電子就會躍遷到低能級上留下的空位上,并以電磁輻射的形式釋放一個光子。,發(fā)生內層電子躍遷時,發(fā)射的光子能量較高,而且不同元素的原子均有不同特定的能量,所以通常又稱作特征,X,射線,其能量計算公式為:,E,X,=,hc/,=E,1,-E,2,,式中,h=6.6260755x10,-34,J.s,;光速,c=2.997925x10,8,m/s,;,E,1,和,E,2,分別是躍遷前后兩個能級的能量。,K,系特征線是
8、由,K,殼層之外的電子躍遷到,K,層空位時發(fā)射的特征,X,射線,同樣還有,L,系、,M,系特征,X,射線等,躍遷還需要滿足特定的選擇定則。,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的殼層結構(,3,),單選題例:,原子的核外電子稱為(,B,)。,A,自由電子,,B,軌道電子,,C,俄歇電子,,D,康普頓電子,。,多選題例:,電子軌道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形成彼此分離的殼層,其中各層最多可容納的電子數(shù)分別是,(BCE),。,A K,層,1,個,,B K,層,2,個,,,C L,層,8,個,,D M,層,10,個,,E M,層,18,個。,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組成及其穩(wěn)定性,(,1,),知識要點,:核的組成、核素,/,同
9、位素,/,同質異能素、核的穩(wěn)定性,1932,年查德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海森堡提出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假設。,中子為中性粒子,質子為帶有單位正電荷的粒子。,中子和質子的質量相差甚微,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n,=1.00866492u,,,m,p,=1.00727646u,,,u,為原子質量單位。,1960,年國際上規(guī)定把碳,-12(,12,C),原子質量的,1/12,定義為原子質量單位,用,u,表示,,1u=1.66054020.0000010 x10,-27,kg=931.494013MeV/c2,。,任何一個原子核都可以由符號,A,Z,X,N,表示,,N,是中子數(shù),,Z,是質子數(shù)或電荷數(shù),,
10、A,是核子數(shù)或質量數(shù),,X,是該原子核對應的元素符號。只要元素符號,X,確定后,該元素的電荷數(shù)就已經(jīng)確定,所以符號,A,X,足以表示一個特定的核。,中子數(shù)和質子數(shù)都相同的原子核稱為一種核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數(shù)但質量數(shù)不同的核素稱為某元素的同位素。,16,O,17,O,18,O,的天然豐度比是,:,99.756%,、,0.039%,、,0.205%,。,壽命較長的激發(fā)態(tài)原子核稱為基態(tài)原子核的同質異能素或同核異能素。同質異能素所處的能態(tài)又稱同質異能態(tài),如:,87m,Sr,,,87,Sr,。,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組成及其穩(wěn)定性,(,2,),根據(jù)原子核的穩(wěn)定性,可以把核素分為穩(wěn)定的核素和不穩(wěn)定的放射
11、性核素。原子核的穩(wěn)定性與核內質子數(shù)和中子數(shù)之間的比例存在密切的關系。,核素圖必須是一個含有,N-Z,數(shù)的兩維圖。在現(xiàn)代核素圖上,既包括了天然存在的,332,個核素,(,其中,280,多個是穩(wěn)定核素,),,也包括了自,1934,年以來人工制造的,1600,多個放射性核素,一共約,2000,個核素。,在,穩(wěn)定核素分布圖上,相同中子數(shù),N,的核素是同中異荷素;在,N,和,Z,軸截距相等的直線上的核素是同量異位素。在,Z0,。,m,(,Z,A,),=,Zm,p,+(A-Z)m,n,-m(Z,A,),,其中,m,(,Z,A,),為電荷數(shù)為,Z,、質量數(shù)為,A,的原子核的質量。,既然原子核的質量虧損,m,
12、(,Z,A,),0,,由質能關系式,那么相應能量的減少就是,E=,mc,2,0,。這表明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會釋放出能量,這個能量稱之為結合能。,一個中子和一個質子組成氘核時,會釋放一部分能量,2.225MeV,這就是氘的結合能。它已為精確的實驗測量所證明。實驗還證實了它的逆過程:當有能量為,2.225MeV,的光子照射氘核時,氘核將一分為兩,飛出質子和中子。,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結合能,(,2,),結合能,:B(Z,A)=,mc,2,比結合能,:,(Z,A)=,B(Z,A)/A=,mc,2,/A,比結合能的物理意義為原子核拆散成自由核子時,外界對每個核子所做的最小的平均功,或者說,它表示
13、核子結合成原子核時,平均一個核子所釋放的能量。,比結合能表征了原子核結合的松緊程度。比結合能大,原子核結合緊,穩(wěn)定性高;比結合能小,結合松,穩(wěn)定性差。,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結合能,(,3,),當結合能小的核變成結合能大的核,即當結合得比較松的核變到結合得緊的核,就會釋放能量。,從比結合能曲線可以看出,有兩個途徑可以獲得能量:,重核裂變,即一個重核分裂成兩個中等質量的核;,輕核聚變,即兩個輕核融合為一個較重質量的核。,人們依靠重核裂變的原理制造出原子反應堆與原子 彈,依靠輕核聚變的原理制造出氫彈和人們正在探索的可控聚變反應。,所謂原子能,主要是指原子核結合能發(fā)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核安全綜合
14、知識,原子核的結合能,(,4,),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結合能,(,5,),單選題例:,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結合成氘原子核時,會(,B,)的能量,。,A,吸收,2.225MeV,,,B,釋放出,2.225MeV,,,C,吸收,14.1MeV,,釋放出,17.6MeV,在原子核的質量虧損算式中,,m(Z,A),為的原子核的(,B,)。,A,核子數(shù),,B,核質量,C,中子數(shù),,D,原子序數(shù),組成氘核的質子和中子質量之和(,C,)氘核的質量。,A,小于,B,等于,,C,大于,,D,等于兩個,E=mc,2,稱為,(A),定律。,A,質能聯(lián)系,B,萬有引力,,C,宇稱守恒,,D,庫侖,多選題例:,原子能
15、是指原子核結合能發(fā)生變化時釋放的能量,原子能利用的實例有(,ABC,)。,A,核反應堆,,B,原子彈,,C,氫彈,,D,激光器,,E,氫氣復合器,核安全綜合知識,1.2,原子核的放射性,知識要點,:,原子核的衰變與放射性核素,放射性衰變的基本規(guī)律,放射系,放射規(guī)律的應用,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衰變與放射性核素,(,1,),知識要點,:放射性核素、核衰變、衰變綱圖,不穩(wěn)定核素是指其原子核會自發(fā)地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或另一種狀態(tài)并伴隨一些粒子或碎片的發(fā)射,它又稱為放射性原子核。,在無外界影響下,原子核自發(fā)地發(fā)生轉變的現(xiàn)象稱為原子核的衰變,核衰變有多種形式,如,衰變,,衰變,,衰變,還有自發(fā)裂變及發(fā)
16、射中子、質子的蛻變過程。不穩(wěn)定原子核會自發(fā)地發(fā)生衰變。,可以根據(jù)衰變綱圖和同位素表提供的資料,選取有用的數(shù)據(jù)。衰變綱圖中粗實橫劃線的態(tài)代表原子核基態(tài),細實橫劃線的態(tài)代表原子核的激發(fā)態(tài),箭頭向左表示原子序數(shù)減少,向右表示增加。箭頭線上標示了放射粒子的類型及其動能或者動能最大值,圖中百分數(shù)代表該種衰變所占的比例(又叫分支比)。,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衰變與放射性核素,(,2,),(a)(b),一些核素的衰變綱圖,核安全綜合知識,原子核的衰變與放射性核素,(,3,),單選題例:,在無外界影響下,原子核自發(fā)地發(fā)生轉變的現(xiàn)象稱原子 核的(,A,),A,衰變,,B,誘發(fā)裂變,,C,聚變,,D,散裂。,會自發(fā)地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或另一種狀態(tài)并伴隨發(fā)射一些粒子或碎片的原子核是,(B),A,散射靶核,,B,放射性原子核,,C,裂變核,,D,散裂核,多選題例:,原子核衰變有多種形式,如(,ABCDE,)。,A,衰變,,B,衰變,,C,衰變,,D,自發(fā)裂變,E,發(fā)射質子的蛻變,核安全綜合知識,放射性衰變的基本規(guī)律,(,1,),知識要點,:指數(shù)衰變規(guī)律、衰變常數(shù),/,半衰期,/,平均壽命、放射性活度,實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