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詠物詩鑒賞專題 素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語文——詠物詩鑒賞專題 素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初中語文——詠物詩鑒賞專題 素材
初中語文——詠物詩鑒賞專題
【教學目標】
1. 了解詠物類詩歌的概念、特點、寫作技巧
2. 了解詠物詩中寄托的思想感情
3. 掌握鑒賞詠物詩的思路及方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詠物詩
草木皆有意,萬物總關情!自然界中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歌詠的對象。他們在細致描摹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這就產生了詠物類詩歌。詠物詩是我國民族傳統(tǒng)詩歌中的一枝奇葩。古人很喜歡詠物,據統(tǒng)計,僅《全唐詩》已存詠物詩就有六千多首。今天我們就一同來學習詠物詩的鑒賞。
2、
二、學習詠物詩
(一)含義
詠物詩是一種以客觀世界中的具體事物為描寫對象的詩體,它將作者的寫作目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寫中。
(二)特點
1.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態(tài)、色澤、所處環(huán)境等)著意描摹,追求“形似"。
2.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即: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形神兼?zhèn)?不即不離。
(三)詠物與寫景的區(qū)別
1.從描寫對象上,詠物詩中只有一個主體描寫對象,主要描寫此物的特點;而其它的詩中多是由多個景物構成
3、一幅總體的畫面,沒有主次之分。
2.從作用上,詠物詩是借詳細描寫物的特征來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詩中的景物描寫是通過一幅畫面,渲染一種氣氛,從側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詠物詩常見的思想內容
1.表達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堅持個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的傷感。
3.通過某種事物或事情的觸動,進而引發(fā)自己的某種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
(五)詠物詩常見的意象
欣賞作者對于所詠之物特點的把握和刻畫,即意象分析。抓意象的特殊內涵,例:
江水:時光的
4、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
梧桐:凄苦
猿啼:悲傷 風急天高猿嘯哀
鷓鴣鳥: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草:生命力強、生生不息、希望、荒涼、偏僻、離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沙鷗:飄零、傷感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
黃葉:凋零、成熟、美人遲暮、新陳代謝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yè)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六)詠物詩常用的寫作手法
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5、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高。
托物言志 對比 擬人
菊 花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托物言志 對比 比喻
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無心水自流。
何必奔沖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托物言志 象征
此外還有,雙關、借代等。
(七)詠物詩的鑒賞方法
分析所詠之物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內在神韻、品格。
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
6、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詩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詠之物的突出特點之中,“志"就在物的特點與詩人的情/志的相通處。)
1.如何透過表層的物準確的把握作者要言的志呢?
(1)找出特點:抓住所詠物的形態(tài)、色澤、特征、生長環(huán)境,分析物的外在特點。
(2)聯(lián)系背景:把物的特征和作者的生平、遭遇或者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
(3)物志契合: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表現(xiàn)手法:托物言志、比喻、象征、反襯、擬人、對比
2.鑒賞思路:
寫什么物——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手法)寄托
7、的情感
3.鑒賞舉隅:
杜荀鶴《小松》;兩首詠菊花的詩歌;兩首寫到荷的詩歌
(具體分析略)
4.步驟總結:
在讀清全詩的基礎上:
(1)提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
(2)挖掘物象內在品格和精神。
(3)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
(4)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5)體會詩人手法的高妙。
5.中考鏈接:五首中考中出現(xiàn)過的詠物詩(具體分析略)
6.三點注意:
(1)不能對象外之意
8、牽強附會,胡亂猜測,一定要結合事物的特征以及作者的具體身世處境來分析。
(2)同一事物在不同詩人的筆下會有不同的寓意,應細加區(qū)別。
(3)一些詠物詩表達上存在多義性。
7.答題技巧:
一般提問方式:說出詩中所詠之物的形象特點(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思路:結合詩句分析所詠之物的特點,尤其要分析出內在神韻性格;結合詩人自身經歷思想等剖析所托之情。
模式:通過什么+抒發(fā)(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三、教師寄語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希望同學們這節(jié)課不但學習了詠物詩的知識與鑒賞的方法,還愿我們也做生活的有心人,懂得草木花鳥存在的意義,也能夠用自然的萬物來寄托自己的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