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裝配圖網(wǎng)! | 幫助中心 裝配圖網(wǎng)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首頁 裝配圖網(wǎng) > 資源分類 > DOCX文檔下載  

2023年山西考研中醫(yī)考試真題卷

  • 資源ID:187327515       資源大?。?span id="u2pfngb" class="font-tahoma">15.69KB        全文頁數(shù):13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15積分
快捷下載 游客一鍵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三方登錄下載: 支付寶登錄   QQ登錄   微博登錄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登錄
下載資源需要15積分
郵箱/手機:
溫馨提示:
用戶名和密碼都是您填寫的郵箱或者手機號,方便查詢和重復下載(系統(tǒng)自動生成)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驗證碼:   換一換

 
賬號:
密碼:
驗證碼:   換一換
  忘記密碼?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2023年山西考研中醫(yī)考試真題卷

2023年山西考研中醫(yī)考試真題卷 本卷共分為1大題50小題,作答時間為180分鐘,總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單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養(yǎng)陰清肺湯中少佐薄荷的主要用意是____ A.疏肝解郁 B.清利頭目 C.芳香辟穢 D.散邪利咽 E.清熱透疹 2.患者身不甚熱,干咳無痰,咽干口渴,右脈數(shù)大。治療宜用____ A.桑菊飲 B.桑杏湯 C.止嗽散 D.杏蘇散 E.貝母瓜蔞散 3.干咳無痰,咽干鼻燥,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舌苔薄白少津。治療宜用____ A.桑杏湯 B.杏蘇散 C.清燥救肺湯 D.桑菊飲 E.銀翹散 4.原方用法注名服藥后“多飲暖水,汗出愈”的方劑是____ A.止嗽散 B.消風散 C.五苓散 D.牽正散 5.實脾散中配伍木瓜的主要用意是____ A.育陰護津 B.醒脾化濕 C.化濕和胃 D.舒筋活絡 6.具有利濕化濁、清熱解毒功用的方劑是____ A.連樸飲 B.三仁湯 C.八正散 D.甘露消毒丹 7.三仁湯中配伍杏仁的用意是____ A.宣利上焦肺氣 B.宣肺止咳平喘 C.化痰降氣平喘 D.降氣潤腸通便 8.獨活寄生湯的組成中不含有的藥物是____ A.杜仲、牛膝、細辛 B.秦艽、防風、川芎 C.人參、甘草、茯苓 D.白術(shù)、荊芥、桂枝 9.獨活寄生湯中用以祛風濕兼補肝腎的藥物是____ A.杜仲、牛膝、桑寄生 B.杜仲、當歸、桑寄生 C.桂心、牛膝、桑寄生 D.杜仲、桂心、牛膝 10.下列選項中,屬于實脾散組成藥物的是____ A.生姜、芍藥 B.豬苓、滑石 C.厚樸、木香 D.蒼術(shù)、陳皮 11.真武湯的組成藥物除白術(shù)、茯苓、芍藥外,其余是____ A.生附子、炮姜 B.生附子、人參 C.炮附子、干姜 D.生附子、干姜 E.炮附子、生姜 12.治療胸脅脹滿,目眩心悸,或短氣而咳,舌苔白滑,脈弦緩的最佳選方是____ A.十棗湯 B.防己黃芪湯 C.苓桂術(shù)甘湯 D.真武湯 E.五皮散 13.治療帶下色白或淡黃,清稀無臭,面色晄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脈緩的最佳選方是____ A.龍膽瀉肝湯 B.完帶湯 C.參苓白術(shù)散 D.清帶湯 E.四君子湯 14.清氣化痰丸中不含的藥物是____ A.瓜蔞仁、黃芩 B.膽南星、杏仁 C.陳皮、茯苓 D.浙貝母、桔梗 15.小陷胸湯中不含的藥物是____ A.黃連 B.大黃 C.瓜蔞 D.半夏 16.二陳湯煎加烏梅的主要用意是____ A.滋陰生津 B.斂肺護正 C.生津止渴 D.澀腸止瀉 17.下列選項中,不屬于《醫(yī)方集解》所載二陳湯加減法的是____ A.食痰加山楂、麥芽、神曲 B.燥痰加瓜萎、貝母、麥冬 C.氣痰加香附、枳殼 D.濕痰加蒼術(shù)、白術(shù) 18.具有清熱化痰、寬胸散結(jié)功用的方劑是____ A.清氣化痰丸 B.貝母瓜蔞散 C.小陷胸湯 D.溫膽湯 19.木香檳榔丸較枳實導滯丸更強的功用是____ A.瀉熱逐邪 B.導滯化濕 C.行氣除滿 D.行氣攻下 20.大安丸的組成是____ A.平胃散加人參 B.平胃散加山藥 C.保和丸加白術(shù) D.保和丸加蓮子 21.治療久瀉久痢之寒熱虛實錯雜證,宜首選____ A.芍藥湯 B.烏梅丸 C.白頭翁湯 D.葛根黃芩黃連湯 22.透膿散的配伍特點是____ A.益氣升陷與托里通透共投 B.清熱解毒與活血散瘀并用 C.清熱解毒與潰堅排膿共投 D.扶正托毒與消散通透并用 23.透膿散組成中含有的藥物是____ A.桔梗 B.白芷 C.皂角刺 D.赤芍 24.以下治法中,不屬于消法的是____ A.消導食積 B.消疳殺蟲 C.消痰祛水 D.分消上下 25.第一部專門分析方劑的理論專著是____ A.《傷寒明理論》 B.《醫(yī)方考》 C.《醫(yī)方集解》 D.《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26.我國目前現(xiàn)存最古老的方書是____ A.《劉涓子鬼遺方》 B.《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C.《五十二病方》 D.《普濟方》 27.“論治病之方,則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溫、補八法盡之”一語出自____ A.《醫(yī)學心悟》 B.《醫(yī)學源流論》 C.《傷寒論》 D.《黃帝內(nèi)經(jīng)》 28.下列屬于“八陣”內(nèi)容的是____ A.寒熱 B.表里 C.溫涼 D.補瀉 29.一般而言,丸劑最顯著的優(yōu)點是____ A.藥效持久 B.藥效發(fā)揮迅速 C.服用量小 D.節(jié)省藥材 30.“君、臣、佐、使”組方基本理論,最早見于____ A.《傷寒雜病論》 B.《千金方》 C.《五十二病方》 D.《黃帝內(nèi)經(jīng)》 31.“十劑”這個名稱始見于____ A.《黃帝內(nèi)經(jīng)》 B.《傷寒雜病論》 C.《傷寒明理論》 D.《景岳全書》 32.下列關于“八陣”內(nèi)容的敘述,不確切的是____ A.寒方之制,為除熱也 B.攻方之制,攻其不通者也 C.固方之制,固其泄也 D.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 E.用散者,散表證也 33.《傷寒明理論》的作者是____ A.唐慎微 B.王肯堂 C.王燾 D.成無己 34.記載了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瘧疾,為現(xiàn)代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的著作是____ A.《外臺秘要》 B.《肘后備急方》 C.《傷寒明理論》 D.《證治準繩》 35.有“方書之祖”之稱的是____ A.《千金方》 B.《五十二病方》 C.《傷寒雜病論》 D.《黃帝內(nèi)經(jīng)》 36.明確提出“七方”名稱的著作是____ A.《傷寒明理論》 B.《景岳全書》 C.《傷寒雜病論》 D.《黃帝內(nèi)經(jīng)》 37.“主病之謂君,兼見何病,則以佐使藥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語出____ A.張仲景 B.何柏齋 C.李東垣 D.張元素 E.程鐘齡 38.按病證分類的方書首推____ A.《傷寒論》 B.《五十二病方》 C.《備急千金要方》 D.《肘后備急方》 E.《外臺秘要》 39.方劑學發(fā)展史上第一部從理論上詳細剖析方劑的專書是____ A.《醫(yī)方集解》 B.《金匱要略方論》 C.《醫(yī)方考》 D.《成方便讀》 E.《古今名醫(yī)方論》 40.感冒風寒,頭痛身熱,惡寒,熱輕寒重,無汗肢冷,倦怠嗜臥,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沉無力,治宜選____ A.敗毒散 B.再造散 C.蔥白七味飲 D.桑菊飲 41.患者,惡寒較甚,發(fā)熱惡寒,身體倦怠,咳嗽咯痰無力,舌苔淡白,脈浮無力治宜選____ A.荊防敗毒散 B.蔥豉桔梗湯 C.參蘇飲 D.玉屏風散 42.治方宗“風淫于內(nèi),治以辛涼,佐以苦甘”的代表方劑是____ A.桑菊飲 B.銀翹散 C.白虎湯 D.麻杏石甘湯 43.麻黃湯中“宣降配伍”的藥物組合是____ A.麻黃、桂枝 B.麻黃、杏仁 C.麻黃、甘草 D.杏仁、甘草 44.桂枝湯原方服法要求“服已須臾,吸熱稀粥一升余”,其主要的目的是____ A.護中以防傷胃 B.防止過汗傷陰 C.助汗以去外邪 D.防止過汗亡陽 45.小青龍湯主要體現(xiàn)“溫肺化飲”功用的藥物是____ A.麻黃、桂枝 B.麻黃、芍藥 C.細辛、干姜 D.半夏、干姜 46.不屬于九味羌活湯“分經(jīng)論治”基本結(jié)構(gòu)的是____ A.防風—厥陰頭痛 B.細辛—少陰頭痛 C.白芷—陽明頭痛 D.川芎—少陽頭痛 47.銀翹散中去性取用的藥物是____ A.竹葉、葦根 B.牛蒡子、桔梗 C.牛蒡子、薄荷 D.淡豆豉、荊芥穗 48.溫病初起,渴甚者,為傷津太甚,應當于銀翹散中____ A.加玄參 B.加天花粉 C.加杏仁 D.加馬勃 49.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中,麻黃與石膏的配伍特點屬于____ A.宣降配伍 B.相制為用 C.相須為用 D.散收配伍 50.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中,麻黃與石膏的用量比例是____ A.1:1 B.1:2 C.1:3 D.2:1

注意事項

本文(2023年山西考研中醫(yī)考試真題卷)為本站會員(h****2)主動上傳,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點擊聯(lián)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溫馨提示:如果因為網(wǎng)速或其他原因下載失敗請重新下載,重復下載不扣分。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quán)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