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3 GSM BTS故障分析與處理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GSM BTS,故障分析與處理,1.1,學習目標,了解發(fā)現,BTS,系統故障的途徑和方法,掌握,BTS,故障分析的思路,掌握,BTS,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了解如何預防,BTS,故障,學習完本課程,您應該能夠:,課程內容,第一章 故障處理工作思路,第二章 故障處理一般流程,第三章,BTS,常見故障分析,故障處理的準備工作,收到工單后,應認真思考故障解決思路,考慮周全,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力爭一次解決問題,.,告警解讀,故障原因分析,儀器儀表、工具及備件準備,是否需要其他專業(yè),的配合,其他特殊情況的考慮,告警解讀,通過查閱相關的故障手冊,如華為的,hedex,輸入關鍵字,可以查閱到相關的各類信息,為排障提供思路,.,告警的分析,判斷告警,-,怎樣解決問題,有些告警是在網管上就可以解決的,不必要到現場處理的,.,有些告警是必須要到現場去處理的,.,有些告警是需要經驗積累,需要其他專業(yè)配合才能解決問題的,.,尋找告警解決思路,,課程內容,第一章 故障處理一般流程,第二章故障處理一般流程,第三章,BTS,常見故障分析,故障處理一般流程,故障處理的一般流程,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故障處理一般流程,發(fā)現故障:多種途徑、越早越好,判斷故障:確定故障位置、范圍、種類,定位故障:確定故障原因,解決故障:清除故障、恢復系統,發(fā)現故障的途徑,告警:反映系統的“硬傷”,話務統計:全面的系統監(jiān)控,用戶投訴:越少越好,全面巡檢:設備“體檢”,故障范圍判斷,BSC,故障一般是全網性故障,影響多個基站或所有基站,BTS,故障一般只影響本基站覆蓋區(qū)域或周邊基站切換指標,判斷是否為,BTS,故障的方法,新開局或擴容時,可以通過“替換法”快速定位是否是,BSC,問題導致,BTS,故障,維護期間,除了數據修改發(fā)生錯誤外,其他,BSC,故障一般不會對單個,BTS,造成影響,常見故障種類,操作維護問題,OMC,類故障,加載類故障,BSC,問題,語音類故障,鏈路類故障,對接類故障,時鐘類故障,BTS,問題,天饋類故障,傳輸類故障,網絡優(yōu)化問題,接入類故障,掉話類故障,擁塞類故障,切換類故障,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告警信息分析,包含故障或異常現象的具體描述、可能的發(fā)生原因、有哪些修復建議等等,涉及硬件、鏈路、中繼、,CPU,負荷等,BSS,的各個方面,是進行故障分析和定位的重要依據之一,指示燈狀態(tài)分析,反映諸如端口、電路、鏈路、光路、節(jié)點、主備用等的工作狀態(tài),常常與告警信息分析配合使用,話務統計分析,定位、解決網絡問題(尤其是呼叫問題)最有效的手段,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儀器、儀表輔助分析,以直觀、量化的數據直接反映故障的本質,主要儀器有:信令分析儀、誤碼儀、測試手機、天饋分析儀等,接口跟蹤,利用跟蹤的結果,常??梢灾苯拥玫胶艚惺〉脑颍页鰡栴}的癥結所在,或者從中得到啟發(fā),為后續(xù)分析提供寶貴的思路,撥打測試,判斷,BSS,的呼叫處理功能和相關設備是否正常最直接的方法,故障定位的常用方法,對比,/,互換,對比:將故障的部件或現象與正常的部件或現象進行比較分析,查出不同點,從而找出問題的所在,一般適用于故障范圍單一的場合,互換:將處于正常狀態(tài)的部件(如單板、光纖,甚至整個基站等)與可能故障的部件對調,比較對調后二者運行狀況的變化,以此判斷故障的范圍或部位,一般適用于故障范圍復雜的場合,倒換,/,復位:只能作為應急措施,迫不得已時謹慎使用,相對于其他方法而言,倒換或復位不能對故障的原因進行精確定位,倒換或復位后,故障現象一般難以在短期內重現,從而容易掩蓋故障的本質,給設備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帶來隱患,課程內容,第一章 故障處理一般流程,第二章,BTS,常見故障分析,第三章,BTS,常見故障分析,小結,故障處理的一般流程,發(fā)現故障,判斷故障,定位故障,解決故障,故障定位的主要方法,解決一般故障,告警信息分析、指示燈分析,對比,/,互換,解決復雜故障,話務統計分析、儀器分析,接口跟蹤、撥打測試,緊急恢復系統,倒換,/,復位,BTS,常見故障分析,第一節(jié) 天饋類故障分析,第二節(jié) 傳輸類故障分析,BTS,天饋系統結構,TX,RX,RXD,T,R,X,CDU,三工塔放,主饋線,雙,極,化,天,線,收發(fā),避雷器,三工塔放,主饋線,收發(fā),避雷器,選配,收,發(fā),信,機,收,發(fā),信,前,端,塔,頂,放,大,器,天,線,天饋部分故障導致小區(qū)出現上下行不平衡現象,故障現象:,某局點替換搬遷站,BTS3012,版本為,V100R001C07B425,S2/2/2,配置。經常有第二小區(qū)手機用戶投訴通話時對方總聽不清自己的聲音,自己聽到對方聲音也是斷斷續(xù)續(xù)的。客戶網優(yōu)人員提取測量報告發(fā)現第二小區(qū)存在上下行不平衡現象,下行電平比上行電平大,20db,左右。,故障分析:,1,、載頻單板故障。,2,、,DDPU,故障。,3,、小區(qū)參數中的“,MS,的最大發(fā)射功率”設置不當。,4,、天饋部分故障。,處理過程:,1,、將第二小區(qū)載頻板,DTRU,與正常的第一小區(qū),DTRU,對調,發(fā)現調換后第二小區(qū)仍然有手機用戶投訴,由此排除了載頻板故障的可能。,2,、懷疑是雙雙工單元,DDPU,中的低噪放大器增益異常導致,于是更換了一塊,DDPU,,三天后提取測量報告,發(fā)現第二小區(qū)仍然存在上下行不平衡現象,因此可排除,DDPU,故障可能。,3,、檢查小區(qū)參數中的“,MS,最大發(fā)射功率”一項,發(fā)現設置為為,0,(,30dBm,),屬于推薦設置值范圍。由此排除了小區(qū)參數設置不當的原因。,4,、由于該站點屬替換搬遷站,天饋部分是利舊的,估計是天饋部分存在故障。于是進行了倒換天饋操作,即將第二小區(qū)與第一小區(qū)天饋部分對調,發(fā)現調換后,原來的第一小區(qū)在使用第二小區(qū)天饋后出現了上下行不平衡現象。由此可定位是天饋部分故障導致該問題產生,于是讓工程隊更換了第二小區(qū)天饋部分,提取測量報告發(fā)現上下行不平衡現象消失,在該小區(qū)下進行海量撥測,未發(fā)現有通話質量差、通話延時的情況。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BTS3006C,室分站點耦合器問題導致載頻下行不平衡隱形問題,故障現象:,某局,為,BTS3006C,室分站點,,O4,配置,,2,塊,DDRM,通過一次合路器后通過,DDPMA,、,B,通道發(fā)射,,A,、,B,同通過耦合器后走室分系統,經話統統計發(fā)現,2,號載頻上下行不平衡,等級,1,的比例占了,97.07%,,下行偏弱。,故障分析:,因為問題出在單個載頻上,可能有如下問題:,1,、載頻問題。,2,、一次合路器或者,DDPM,問題。,3,、,1/4,跳線問題。,4,、耦合器問題。,處理過程:,1,、檢查硬件連線,無異常。,2,、互換,0,、,1,號,DDRM,,故障依舊存在,證明非載頻問題。,3,、互換,1/4,跳線,故障依舊,證明非,1/4,跳線問題。,4,、互換耦合器端口,故障在,0,號,DDRM,上出現,,1,號,DDRM,出現上下行不平衡,判斷故障跟隨耦合器端口走,定位應該為耦合器問題。,5,、更換耦合器,問題解決。,室分天饋部分少安裝一個功分器導致小區(qū)頻繁出現駐波告警,故障現象:,某大樓室分基站,DBS3900,,共五個小區(qū),第五小區(qū),RRU,安裝在,25,樓,信號覆蓋,18,樓至,25,樓。但經常有這個小區(qū)用戶反映打電話容易掉話,通話有時雜音太大。在告警臺上觀察發(fā)現該小區(qū)大約每隔,2,個小時上報一次提示駐波告警、載頻駐波告警。,故障分析:,1,、駐波比門限設置錯誤。,2,、饋線或跳線進水。,3,、饋線接頭、電橋接頭、合路器接頭有問題。,4,、載頻板隱形故障。,5,、缺少天饋器件。,處理過程:,1,、檢查基站數據,發(fā)現駐波比門限值均為默認值。因此排除了由于駐波比門限值設置不合理所致。,2,、用,sitemaster,在,25,樓向下測量天饋主饋線駐波比,測量值為,1.87,,故障定位在,4.6m,處。經現場查看發(fā)現故障點為位于,24,樓饋線的一個接頭,于是更換了饋頭。之后幾天駐波告警沒再出現,監(jiān)控信道狀態(tài)都正常,以為故障已經解決了。但后來告警又開始出現。,3,、懷疑是,RRU,隱形故障導致,于是重新更換了一個新,RRU,。但故障告警仍然存在。,4,、經過認真分析后,認為故障點還是應該出在天饋部分,于是又帶上,sitemaster,再次上站徹底排查第五小區(qū)天饋部分。采用逐段定位法,首先在,18,樓與,25,樓的中間樓層,22,樓用,sitemaster,往,18,樓方向測試天饋主通道駐波比,測量值為,1.45,,說明,18,到,22,樓這一段天饋通道沒有問題。然后用負載將,22,樓天饋主通道堵住,到,25,樓用,sitemaster,往,22,樓方向測試駐波比,測量值為,1.9,,即故障出在,23,、,24,樓的天饋通道。于是到了,24,樓先是測量支路通道駐波比,測量值為,1.35,,也沒有問題。然后再測量,24,樓到,23,樓的主通道,駐波比為,1.9,,故障定位在,9m,處,即故障出在,23,樓。到,23,樓的天饋主通道仔細檢查,發(fā)現原來在室分施工時少安裝了一個功分器,于是將一個功分器補裝上,告警立即消失,之后再也沒出現。局方也沒再接到用戶投訴通話質量差。,BTS,常見故障分析,第一節(jié) 天饋類故障分析,第二節(jié) 傳輸類故障分析,典型故障,網上故障統計表明,基站的傳輸故障可以占到,BSS,系統所有故障數量的,60,80,故障現象,告警臺,有“,LAPD,鏈路告警”、“,BIE,失步”“,LAPD_OML,故障告警”、“,13M,失鎖”等告警,話統臺,故障時間段內,小區(qū)切換成功率、掉話率等指標異常,用戶投訴,打不通電話(,BTS,傳輸斷)、話音質量差或掉話(誤碼),典型故障,故障原因,傳輸電路中斷:基站和,BSC,之間傳輸環(huán)節(jié)越多,傳輸中斷可能性越大,E1,接頭接觸不良:工程質量問題,會造成傳輸時有時無,話音質量差,嚴重時會造成基站傳輸中斷,傳輸閃斷:傳輸誤碼率高,多見于使用微波、,HDSL,,或傳輸環(huán)節(jié)多的基站,陰雨天氣更頻繁,傳輸接地不好:傳輸線浮地,將造成,E1,信號電平異常,可能導致,LAPD,鏈路中斷,常見故障一:,E1,不通、,OML,斷鏈,故障分析,該問題原因可能為,E1,線纜問題,或者傳輸設備問題(有時傳輸設備無告警),或者壞板問題處理步驟如下,第一步:使用自環(huán)線對基站側自環(huán),觀察,E1,接口板接口指示燈是否熄滅。如接口指示燈不滅,則可能為基站接口板問題,更換接口板,第二步:使用自環(huán)線對,BSC,側自環(huán),觀察,BIE,接口板指示燈是否熄滅。如接口指示燈不滅,則可能為,BIE,板問題,更換,BIE,板,第三步:通過傳輸網管觀察傳輸設備有否告警,針對告警分析是否傳輸設備問題,第四步:如果兩者都無問題,則可能是傳輸設備與基站間配合有問題,是否在傳輸的某個環(huán)節(jié),兩端均被自環(huán)?,是否傳輸設備采用的傳輸格式與基站和,BSC,定義的格式不同(是否采用,CRC4,校驗)?,常見故障二:,E1,失步、,OML,斷鏈告警頻繁,故障分析,該問題一般原因為,E1,接地系統設置不善引入干擾帶來的問題或傳輸設備問題。定位步驟如下,檢查基站,E1,接口板(,TMU,等),E1,接地設置情況,檢查基站,E1,接插件外殼和機柜的電阻,測試絕緣情況,如配有,DDF,架,確認,DDF,上的,E1,接插件外殼是否和,DDF,架地相連接,確認傳輸設備側,E1,外殼是否接地,檢測以上各處的系統接地情況,判斷系統是否處于單點接地狀態(tài),如果存在多點接地,請改為單點接地方式,觀察故障現象是否消失,如果采取以上處理措施后仍然不能解決問題,則可能為傳輸設備、,E1,線纜、,E1,接口板問題,采用檢查連接可靠性和逐一更換的方法進行定位,查看傳輸網管是否有有關傳輸的告警,如有,請針對相關告警定位信息進行處理,BTS3012,主副鏈傳輸交叉接反導致基站所有載頻出現“載頻,LAPD,鏈路中斷告警”,故障現象:,某,BTS3012,基站,采用,2,條,2M,傳輸,在進行第,3,次調試時出現“載頻,L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