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五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吧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記》指導課教學反思
-
資源ID:253606176
資源大小:13.55KB
全文頁數(shù):3頁
- 資源格式: DOCX
下載積分:6積分
快捷下載

會員登錄下載
微信登錄下載
微信掃一掃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wǎng)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jīng)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吧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記》指導課教學反思
部編版五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快樂讀書吧讀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西游記》指導課教學反思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西游記》指導課反思
統(tǒng)編版五年級語文教材下期,在第二單元以“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為主題,選擇四大名著中的片段,讓孩子們初步學會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翱鞓纷x書吧”中再次向孩子們推薦閱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因此,以教材為切入口,在課外閱讀中引導學生初步學會并樂于讀中國四大名著,就成了本學期五年級孩子課外閱讀的主要任務。
而其中《西游記》是四大名著中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小說,幾乎所有孩子都看過根據(jù)這部小說拍攝的電視劇,對其中的主要人物和情節(jié)比較熟悉。但是閱讀原著小說和看電視劇是有很大差別的,為了使學生更深入了解《西游記》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激發(fā)熱愛祖國悠久燦爛歷史文化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指導學生學會閱讀長篇小說名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我結合課本教學,進行了《西游記》名著導讀教學。這節(jié)教學課,有成功之處,但還是問題較多,希望能夠通過本節(jié)課的反思,促使以后的教學更加完善。
這節(jié)導讀課之前,我提前布置了閱讀任務。閱讀小說原著,對小學生而言,要完全讀懂這部原著還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建議學生閱讀青少年版名著,也可以閱讀原著,教師在文言文理解上給予指導。為了增強學生閱讀興趣,我引導學生將原著章節(jié)和電視劇結合起來,有助于學生理解原著。
整節(jié)課的設計采用由淺入深、由基本內(nèi)容的閱讀考察到人物特征的評析,寓知識于活動中,增強趣味性,引導學生談自己的閱讀體會,并在教學中教給學生閱讀長篇章回體小說的方法。教學中,學生表現(xiàn)出了比較高的積極性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提問檢查可知,大部分學生認真閱讀了小說,部分學生讀的非常認真,對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較熟悉。分析評價“五圣”,大部分學生都能較準確的說出人物的特點及優(yōu)缺點,認識較為客觀準確。對長篇小說的閱讀,大部分學生都有畏難心理,通過閱讀方法的引導,學生表示以后閱讀長篇小說不再盲目,知道如何下手了。通過引導,學生對作品的思想藝術內(nèi)涵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能夠結合自身說出較為恰當?shù)母惺芎褪斋@。這堂課課堂層次清晰,結構緊湊。老師上得很輕松,學生也學得興趣盎然。預設的目標基本達到。然而,這堂課無論是內(nèi)容的安排、目標的預設和過程的實施以及教學的手段都暴露了不少問題。
(一)內(nèi)容寬泛,缺乏深度
確切地說,這是一堂課外閱讀指導課,課的性質就定位在“指導”二字上。所謂指導就應該有探索的含量。這堂課安排的內(nèi)容有課外讀物推介,有讀書卡設計,還有閱讀方式的探索。內(nèi)容廣而雜,而時間只有40分鐘。這樣多的內(nèi)容,要在短時間保質保量完成,是不實際的。因而,這堂課的深度是不夠的。許多內(nèi)容只是蜻蜓點水般一點即過。無探索的味道,更沒研究可言。如果將內(nèi)容掰開分細,如專作課外讀物推介或專作讀書卡設計的指導或專門研究閱讀方式。那么,課堂的深度就可以加深,學生得到悟到的東西也不會如此之膚淺。
(二)讀書方法的指導與閱讀興趣發(fā)生沖突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是對閱讀者科學的指引。動筆墨能記其所得,能抒其所感,能質其所疑。一句話,動筆墨是提高閱讀質量的保障。在課堂中,我讓學生設計讀書卡,填寫讀書卡的目標就在于此。然而,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讀前被激發(fā)的高昂的興致隨著讀書的設計和邊讀邊填記的動筆過程而逐漸削減。究其原因,一是讀物拿到手中,很想一睹為快,滿足解讀欲??衫蠋焻s安排設計讀書卡,而且還得邊讀邊玩。這樣的閱讀速度慢,耽誤時間。二是增加了負擔。課外閱讀原本是一種輕松、愜意的活動??僧攲W生在興致勃勃地閱讀精情節(jié)的時候,老師又提醒要動筆抄記,寫感受,搞得他們神疲力倦。這樣的閱讀還不如不讀。
問題呈現(xiàn)眼前,在以后的課外閱讀教學我不得不考慮:要不要設計讀書卡?怎樣才能讓學生自主設計讀書卡?什么時候填記讀書卡?哪些讀物要邊讀邊寫讀卡,哪些讀物是讀后后再填讀書卡?只得徹底弄清這些問題,方才凸顯閱讀指導的效果,方才讓學生感受課外閱讀的魅力。
(三)教師的教學智慧沒有充分顯現(xiàn)
《課標》指出:新課程背景下的老師應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學習資源的提供者,學習行動的引導者,是以一個促進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較以往的《大綱》來說,給我們這些為人師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再僅以知識為本位而讓老師照本宣科,完成“授業(yè)”之任務。它要以人為本位而關注人的發(fā)展。這一要求,需要為人師者不僅只是“學高為師”,而且還得具備足夠的教學智慧。在課堂上,只有教師用智慧的火花才能點燃學生求知的欲望及探索的熱情。
而我這堂課就恰恰缺乏這一點:因缺乏幽默,而使課堂氣氛凝重;在“潑墨”不足,而使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沒有再在學生面前得以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因藝術性不突出,而沒有讓學生感到言到精妙處,卻“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之戛然而止之藝術,而讓學生生非知后事如何之欲望;因不適時煽情,而沒有讓課外讀物像磁鐵一樣吸別著學生??梢哉f缺乏教學智慧,就缺乏學生的熱情和課堂的生機與活力。那么,教學預設與目標的也就相去甚遠。
這堂課暴露的三個問題較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的質量。不過,“研究者,問題也”課題研究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當問題越來越少時,我們的研究也就走近了尾聲。
對于閱讀指導課,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希望在這一方面在更深的了解,上過一節(jié)課,不是很成功,但總的感覺是,學生和老師都有一定收獲的,語文課不能只上課文,這樣的課堂同樣要認真研究,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真的是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