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第二站考試基本要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執(zhí)業(yè)醫(yī)師資格第二站考試基本要求(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二站考試基本要求,順序清楚、部位準確、,方法正確、操作規(guī)范。,第二站 體格檢查與基本操作,一、體格檢查,1.頸部淋巴結檢查,順序頜下、耳前、耳后、頸前、頸后、鎖骨上窩。,2.語音震顫檢查,,方法雙手掌平貼胸廓對稱部位,囑 病人重復數(shù)1.2.3.或長聲說“一”,,3.間接叩診法(指指叩診法),注意點()板指指節(jié)緊貼被叩部位。,()用腕指關節(jié)運動叩擊,叩 指打擊后立即抬起。,()同個部位、同樣時間間隔、同樣力量、重復數(shù)次。,4.肺部的叩診法,順序由健側開始,自上而下,兩側對照。,肺上界鎖骨上3cm,,肺下界鎖
2、骨中線第六肋,腋中線第八肋,腋后線第十肋。,5.心臟的叩診法,順序右界肝濁音界上一肋間開始向上 至第二肋間。,左界心尖博動所在位置向上至第 二肋間。,方法()用指指叩診法。,()沿肋間由肺心,板指與心 界平行。,()力量盡可能輕。,6.肺部聽診,順序與叩診相同,自上而下,前面?zhèn)让妫ㄗ?腋窩向下)背部。兩側對照。,聽診內容呼吸音、羅音、語音傳導、胸膜摩擦 音。,7.心臟聽診,順序按下列順序從一個瓣區(qū)到另一個辨區(qū),(1)二尖瓣區(qū)在心尖部。,(2)主動脈瓣區(qū)在胸骨右2肋間,或左3.4肋間。,(3)肺動脈瓣區(qū)在胸骨左2肋間。,(4)三尖瓣區(qū)在胸骨下端稍偏右處。,8.腹部觸診法,方法,(1)病人仰臥、頭
3、枕高、兩下肢屈曲略分 開。,(2)囑病人張口作腹式呼吸運動,心要時 醫(yī)生可以和病人談話以分散注意力。,順序,從健康部位病變區(qū)域,一般從左下 腹沿逆時針方向將腹部各區(qū)依次進行。,9.肝臟的觸診(單手觸診法),方法,醫(yī)生站于病人右側,右手四指并攏,掌指關節(jié)伸直,放于右上腹與肋緣大致平行,隨患者呼氣時手指壓向腹深部,吸氣時手指向上迎觸下移的肝緣。在鎖骨中線及前正中線分別觸診,并測量距肋緣及劍突根部的距離。,10.膽囊的觸診,方法,病者平臥位,醫(yī)生站于右側,左手放置于病者右肋緣并使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緣與肋緣交界處,首先以拇指用中度壓力壓迫腹壁,然后囑患者作深呼吸運動,若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氣,此為墨菲氏征
4、陽性(Murphy),11.腹水的觸診,方法病者平臥,醫(yī)生用左手掌放于患者腹壁右側,以右手指迅速叩擊左側腹壁,助手同時將手掌尺側緣安放于腹壁正中線,此時若左手掌感覺有一種波動感,說明腹腔有大量液體存在。,12.肝的叩診,方法病者平臥位,沿右鎖骨中線第五肋間由上往下叩診,當清音轉為濁音時為肝的相對濁音界向下叩12肋間的濁音為肝的絕對濁音界。,13.甲狀腺檢查法,方法(1)醫(yī)生位于患者后面,雙手拇指 放于患者頸后,其他四指放于 頸前區(qū)觸摸甲狀腺。,(2)醫(yī)生亦可從前面檢查,將右手 拇指及其他四指分別放在頸前 甲狀軟骨部位觸摸甲狀腺。,注意(1)檢查時讓病人作吞咽動作。,(2)注意甲狀腺大小、形態(tài)、
5、硬度、表面情況、壓痛、移動度、震 顫等。,14.瞳孔對光反射檢查,方法間接與直接兩種,(1)直接對光反射病人注視遠方,用手隔開兩眼,用手電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觀察被照射時該瞳孔的大小變化。,(2)間接對光反射用手電筒照一側瞳孔,觀察對側瞳孔大小變化。,15.巴彬斯基征(Babinski征),方法病者仰臥,下肢伸直,醫(yī)生手持病者踝部,用鈍頭竹簽劃足底外側,由后向前至小趾跖關節(jié)處轉向趾側,陽性反應為拇趾背伸,余趾呈肩形展開。,16.奧本漢姆征(Oppenheim征),方法病者仰臥,醫(yī)生用拇指及食指沿被檢者脛骨前緣用力由上向下滑壓,陽性反應同上。,17.霍夫曼氏征(Hoffmann征),方法醫(yī)生用一手抉
6、患者的手,使其手在腕部向背部屈曲、并使余指輕度屈曲,醫(yī)生用另一手的示指及中指夾住患者中指(或示指),用拇指彈撥患者中指(或示指)指甲,若患者拇指作屈曲及內收的運動為陽性。,二、基本操作,(一)中醫(yī)基本操作,1.指切進針法(適用于短針),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或中指的指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針,緊靠指甲刺入皮膚。,2.挾持進針法(適用于長針),以左手拇、食二指持干棉球再挾住針身下端,露出針尖,將針尖固定于穴位表面,右手持針柄垂直用力下壓,左手拇食指同時用力,兩手協(xié)同將針刺入皮膚。,3.運針刮柄法,是指針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指甲刮動針柄的方法。,4.運針彈柄法,是指針刺入一定深度后,用手指輕彈針柄的方法,
7、5.運針提插法,是指提針與插針結合應用,插法天人地,提法天人地,6.捻轉補瀉法,得氣后捻轉,角度小,用力輕,頻率慢,時間短為補法。,角度大,用力重,頻率快,時間長為瀉法。,7.提插補瀉法,得氣后提插,先淺后深,重插輕提,幅度小,頻率慢,時間短為補法,先深后淺,輕插重提,幅度大,頻率快,時間長為瀉法。,8.燒山火法,針刺入應刺深度的1/3(天部),得氣后行捻轉補法,再刺入中1/3(人部),得氣后行捻轉補法,然后再刺入下1/3(地部),得氣后行捻轉補法,再慢慢將針提至上1/3。反復操作三次。,9.透天涼法,計刺入應刺深度的1/3(地部),得氣后行捻轉瀉法,再將針緊提至中1/3(人部),得氣后行捻轉
8、瀉法,然后將針緊提至上1/3(天部),得氣后行捻轉瀉法,將針緩慢地按至下1/3。反復操作三次。,10.暈針的防治,方法停止操作,已刺之針迅速起出,平臥頭低,松開衣帶,注意保暖,給予熱茶水或糖水。重者可選內關、合谷、太沖、涌泉、足三里、水溝等穴指壓或針刺,亦可灸百會、關元、氣海等穴。,11.彎針的處理,方法輕度彎曲,可直接慢慢退針,彎曲較大,順著彎曲方向將針退出。如患者體位改變,應恢復原來體位再出針。,12.斷針的處理,方法針體露出皮外可用鑷子鉗出,若斷針殘端與皮膚相平,但能見殘端者,可用左手拇、食兩指于針兩旁按壓皮膚,使針端露出皮膚之外,然后拔除。全部沒入皮下的斷針需外科手術處理。,13.艾柱
9、無疤痕灸,方法將小或中艾柱置于皮膚上,上端點燃、當燃剩2/5時,患者感到熱時,用鑷挾去,換柱再灸,一般37壯,局部紅暈為度。,14.艾條溫和灸法,方法點燃艾條一端對準施灸部位,距皮膚約2 3cm左右進行熏烤使患者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約57分鐘,以皮膚紅暈為度對于神志不清者或小兒,醫(yī)生可用食、中指置于施灸部兩側,以感知熱度,以防止燙傷。,15.閃火法拔罐,方法用鑷子持95%酒精棉球點燃、在罐內繞13圈再抽出,并迅即將罐扣在應拔部位。注意勿燒熱罐口,以免燙傷。,16.推拿手法,揉法、摩法、擦法、搓法、抹法、,抖法、拿法、拍法、搖法、扳法等。,17.小兒捏脊法,方法,(1)用拇指橈側緣抵住皮膚,食中
10、指前按,三指同時用力提起皮膚,雙手交替捻 動向前。,(2)食指屈曲,用食指中節(jié)橈側頂住皮膚,拇指前按,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兩手交替捻動向前。,(二)西醫(yī)基本操作,1.心臟復蘇胸外心臟按壓,(1)簡單判定患者呼吸心跳停止。,(2)病人平臥地面或硬板床。,(3)掄救者站于一側,雙手掌部重疊,置 于病人胸骨下半部,兩肘伸直,使肩、肘、腕成一直線,借助體重垂直下壓,把胸骨壓下35cm,(4)次數(shù)80100次分,應規(guī)律、均勻、持續(xù)。,2.心肺復蘇口對口人工呼吸,(1)清除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將頭 部后仰,,(2)術者一手將病人下頜向上、后方鉤起 使其頭后仰,另一手壓迫前額保持病 人頭部后仰位置,同
11、時以拇指和示指 將病人鼻孔捏閉。,(3)術者深吸一口氣,對準病人口部用力 吹入。,(4)開始迅速連續(xù)吹34次,以后每5秒,一次的頻率進行。,3.腹腔穿刺術,方法,(1)穿刺點在臍與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 1/3交界處之稍外方。,(2)病者排空膀胱,向穿刺側側臥5分,(3)選用79號注射針頭,穩(wěn)而慢地穿過 腹壁各層,獲脫空感后回抽,回抽陰 性時可改換穿刺點,一般以雙側三處 穿刺為限。,4.胸腔穿刺術,(1)穿刺部位氣胸在鎖骨中線第二肋間,胸腔積液在腋后線第六、七肋間。,(2)體位半臥位患側背部墊高,患側上肢上舉,或反坐在靠背椅上,上肢及前胸伏于椅背,(3)選定部位消毒鋪巾、局麻后試行穿刺,針頭應以下
12、一肋骨上緣進入,邊進針邊抽吸直至抽出液體或氣體為止。,(4)用針尾帶橡皮管的粗針頭(18號以上)將針尾的橡皮管用止血鉗夾閉,按試穿刺的位置、方向、深度刺入胸腔,再將橡皮管接上50ml注射器抽吸,每次抽液在10001500ml左右。,5.穿無菌手術衣,方法,(1)雙手提起衣領,充分抖開手術衣,衣 里面對向自己,勿碰到地上或其他物 品,(2)將兩手插入衣袖內,兩臂前伸,讓他 人協(xié)助穿上,(3)雙手交叉提起腰帶向后遞,仍由他人 在身后協(xié)助將帶系緊。,(4)穿好后雙手保持在肩以下腰以上的位 置。,6.穿隔離衣法,(1)持衣領取下隔離衣,清潔面向操作者,(2)先穿左手再穿右手,(3)扣衣領,(4)扎衣袖,扣肩扣,(5)分別將兩邊衣邊捏至前面,(6)對齊兩側衣邊在身后疊緊,(7)腰帶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活結,(8)扣好隔離衣后緣下部的扣子。,7.脫隔離衣法,(1)松開后緣下部的扣子,(2)松開腰帶在前面打一活結,(3)解袖口塞好衣袖,(4)消毒手、解領口,(5)右手做左袖內的清潔面拉下,(6)左手在袖內拉右袖的污染面,(7)兩手在袖內解開腰帶治結并脫下衣袖,(8)提起衣領折衣并掛好備用。,謝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