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季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閱讀三 第6課《做什么事最快樂》說課稿 教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秋季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閱讀三 第6課《做什么事最快樂》說課稿 教科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秋季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閱讀三 第6課《做什么事最快樂》說課稿 教科版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 我是。。。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做什么事最快樂》,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做什么事最快樂》是語文教科版實驗教材一年級下冊,第6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本單元以“助人為樂”為主題。本文是主體課文之一,以小青蛙為中心和線索人物,通過他的思考和行動探究“做_______最快樂”的內涵,從而懂得我們每個人要樂于助人,因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我們自己也獲得了快樂。
這篇童話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適合學生分角色朗讀。文章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學生在學完這
2、一課后,可以懂得啄木鳥、水牛、蜜蜂對人類的貢獻,體驗如何跟別人進行口語交際,感悟到“做什么事最快樂”的真正內涵,教育自己今后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二、說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該類型課文的特點和低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 1、認識本課8個生字,以及11個要求認識的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使學生在情境中去讀、演、悟,引導學生在不同的語氣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能讓學生懂得幫助別人,不僅給他人帶來了快樂,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快樂,學會幫助別人。
三、說重、難點:
根據(jù)兒童模仿性強,樂于自己動
3、手、動腦去感知新事物的特點。針對新課標中對低年段學生識字、寫字與閱讀的要求,我把教學重點設定為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學生做到在讀中體會、讀中理解、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本文最后一段青蛙媽媽的話是文章的點睛之筆,所以我引導學生結合啄木鳥、水牛、蜜蜂的話來理解媽媽的話,“做對別人有用的事,你就會覺得最快樂”。這是理解的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電化演示法。本文內容每一段均附有一幅彩圖,圖文并茂。因此,我根據(jù)課文內容自制幻燈片,以講故事的形式播放。為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把小青蛙向啄木鳥、水牛、蜜蜂的提問及他們回答時的語言、動
4、作、神態(tài)描繪得更加完整、具體,及時播放幻燈片,讓學生看圖說話,并借助圖畫擴展思維,豐富想象,培養(yǎng)他們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以讀代講法。本文語言淺顯易懂,要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感悟,自己學會閱讀方法。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采取多種朗讀形式,如自由讀、個人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讀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二)學法:
根據(jù)課文的內容和要求,可讓學生采用“圖文結合、看一看、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演一演、議一議”的方法學習本課。先讓學生看課文動畫,再讀讀課文,邊讀邊想,體驗感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讓他們采用自己喜歡
5、的讀書方式,在小組合作中演演、讀讀、賽賽、說說、議議,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學習語文也是快樂的。
五、說教學程序
(一)設疑導入
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先出示詞卡“快樂”,讓學生準確認讀。提問:“你們有哪些快樂的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實際作出自由的回答。接著,畫面出示一只小青蛙和一個大大的問號:“你們看,這兒有一只小青蛙,也在想著這樣一個問題,做什么事最快樂呢?”師微笑說:“讓我們跟著小青蛙一起去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讓學生觀看課件,聽教師讀課文,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感知,同時也為接下來的朗讀
6、課文做了一個示范。欣賞完,就讓學生初讀課文。在初讀課文前提出要求: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音。②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③看漢字讀通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些什么內容。
通過讀書,不僅使學生初步認識了生字,掃除了閱讀障礙,而且使他們了解了課文的內容。
2、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注意教給識字方法?!痹谧R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多媒體課件(識字課件),來引導學生認識字的音、形、意,以及怎樣組詞、造句。這樣,避免老師講,學生聽的單一模式,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識字能力,辨析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最后指導寫字,督
7、促習慣。
? (三)品讀課文,自主感悟
1、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差異,我們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反應,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這樣就避免了千篇一律,被老師牽著鼻子走的慣例,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課文的2、3、4小節(jié)內容結構相似,我便設計讓學生從畫面中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到課文中去找出相關的小節(jié),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然后以第一個學生的回答為例進行重點指導。如啄木鳥一段,引導學生想象:啄木鳥幫大樹捉蟲子,大樹會說些什么呢?啄木鳥心里會怎么想?讓學生體會到“捉蟲子最快樂”的含義。
2、這篇課文以對話為主,要指導學生讀好對話,讀出人物說
8、話時的不同語氣。在指導朗讀前,先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一下,該怎樣讀好對話,這些人物分別該以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教師相機點撥:要注意人物的不同身份,啄木鳥是“叔叔”,水牛是“爺爺”,蜜蜂是“妹妹”,朗讀的語氣要符合他們的身份。然后讓學生自由練習,嘗試朗讀。鼓勵他們擁有獨特的感受,發(fā)表不同的見解,讀出自己的感悟,獲得情感的體驗。教師要重視運用評價激勵手段,對學生的讀書要滿腔熱情地給予鼓勵,讓他們敢讀、想讀、會讀。鼓勵學生站起來說:“我能讀得比他好?!备瑢W比賽,向老師挑戰(zhàn),使學生在一種融洽而又帶有競爭的氛圍里搶著讀書,力爭讀好。
3、接下來畫面出示第五、六小節(jié)課文內容和插圖,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把
9、自己當成那個迷惑不解的小青蛙,讀好小青蛙的問話。第六自然段是文章的結尾,又是全文的難點部分。先指導學生練讀媽媽的語氣,然后再問:“你讀了媽媽的話,懂得了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話來告訴小青蛙嗎?”由于有了前文學習的鋪墊,學生對于青蛙媽媽的這段話,也就不難理解了。這里讓學生進入角色,各抒己見,說說自己的體會,借“告訴小青蛙”,與小青蛙親密對話這種學生喜愛的方式,既化解了課文的難點,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提出了“正確、流利、有感情”這三方面的訓練要求。我們要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愉快的朗讀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欲,讓語文課堂成為他們自我
10、表現(xiàn)的舞臺,讓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朗讀,提高朗讀水平。在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朗讀比賽”這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方式,讓學生四人小組自由準備,互相合作,可以采用自己喜歡或者小組成員最擅長的方式,繪聲繪色的朗讀、對話表演、配動作表演讀等,小組長分配角色,先自由練習幾分鐘,然后小組間展開朗讀競賽,評出“最佳小演員”、“最佳拍檔”、“大大方方獎”、“團結合作獎”,讓學生既學會了朗讀,又品嘗到了成功的快樂。
(四)遷移運用,訪文說話
加強“說”的訓練,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考活動?!钡梅ㄓ谡n內,延伸于課
11、外,提高語文實踐能力,這是語文教學應追求的至高境界,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好辦法。到這里,我便設計了這樣一段話:“小朋友們讀得真好,你們一定都喜歡上這些小動物了吧!除了他們,你還知道身邊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對別人有益的事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能夠舉出許多例子。這時,屏幕上出現(xiàn)一些小動物的圖片,同時出示這樣一個句式(課件出示):“小青蛙跳到 ,問 :‘ ?。俊 ≌f:‘ 。’”老師說:“現(xiàn)在請小朋友也來學做一回小作者,像課文一樣,編一段話,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說得最好?!弊寣W生根據(jù)句式,選一種小動物,先在小組中自由練習,再指名說。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充分的
12、肯定。接著,再出示一句話:“小青蛙摸了摸頭,高興地說:‘哈哈,我知道了?!弊寣W生自由地說,盡情地說,使他們明白小青蛙幫莊稼捉害蟲,也是快樂的事。最后老師說:“這些小動物每天都在辛勤地勞動,幫別人做事,過得很快樂。那么,小朋友,你認為你做什么事是最快樂呢?”出示句式:“我(在哪里)(做什么事)最快樂?!弊寣W生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全班交流。
這樣,讓學生在“學文悟理”的基礎上,“仿文說話”,牢固地建立了知識結構,既發(fā)展了學生的說話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又為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留足了空間,最后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踐,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洗禮,情感得到了升華。整堂課學生學得興趣盎然,語文素養(yǎng)也得到了提高。
六、說???? 板?? 書
我采用分總式板書,這樣的板書清晰明了,突出了教學重點。
七、說效果預測
在這節(jié)課上,學生通過讀、看、想、演、說等活動形式進行學習,會達到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要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發(fā)展了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綜上所述,我采用以讀為主,以電化演示為輔的教學方法,把學生帶入情境,給學生提供了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使學生主動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學生在讀、演、悟中感知了教學內容,從而真正落實了預定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