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學反思 西師大版.doc
《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學反思 西師大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學反思 西師大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學反思 西師大版 剛剛上的這節(jié)周長的概念課,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中“空間與圖形”知識領域中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對于“周長”的教學是在學生探索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基礎上,密切聯(lián)系生活中常見的物體和圖形,通過觀察與操作,充分感知什么是“周長”,從而建立周長的概念,為下面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研究做準備。 課標對周長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是:指出并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這里“圖形周長”不單單是長方形和正方形,它包含了所有的平面圖形。而《標準》強調(diào)的“指出和測量”則重視的是“周長”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表達和利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實際測量,把探索和掌握作為數(shù)學知識建構的過程。 依照課標要求,我把本課定位在讓孩子充分理解周長的含義,經(jīng)歷整個周長概念的形成過程。但是,教學時我們讓學生直觀看到的是都是平面圖形,而要讓學生一說到周長就能想到“圖形一周的長度”則是一個較難的認知過程,所以建立周長的空間觀念應該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我突出體現(xiàn)以下幾點: 一、 充分感受一周,經(jīng)歷周長概念的形成過程。 周長的概念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對周長的認識需要通過具體形象的感知,教學時我通過一個大的生活情景,使學生感受一周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喚醒學生對“一周”生活經(jīng)驗的回憶。學生通過看一周、描一周、找一周、比一這一系列活動,理解“周”的數(shù)學本質(zhì)就是起點即終點,并感受到一周有一定的長度,為學生建立起一周的長度這一空間觀念奠定基礎。 二、讓學生對周長進行個性化的表征 當學生建立起“一周的長度”就是周長這一模糊的數(shù)學概念以后,讓學生結合手中的圖片,運用個性化的方式對周長的進行表征,學生通過描、指、最后到語言描述,思維層層深入,經(jīng)歷了對周長概念的理解從形象到抽象的過程,幫助學生從實物到平面圖形建立完整的周長概念。循序漸進地把周長的認識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維得到提升。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探索圖形周長的過程中加深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得到圖形的周長,目的想讓孩子們明確,在生活中,不同的圖形可以選擇不同的測量、計算方法。 在交流圓的周長的算法時,引發(fā)求異思維,滲透"變曲為直"的數(shù)學思想。在交流樓梯形周長時,滲透平移的思想方法,讓孩子們學會多種方法得到圖形的周長的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周長意義的理解,提升了學生的數(shù)學思想,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是學生從行為上的參與轉(zhuǎn)變成思維上的主動思考的過程,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 整節(jié)課,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在活動中內(nèi)化、在活動中應用、在活動中創(chuàng)造,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活動是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的教學理念。 我想,新課程給我們帶來的不應該僅僅是一些新鮮的名詞或者說是一些形式上的變化,更多的還需要我們教師不斷挖掘教材的豐富內(nèi)涵,以新理念來闡釋我們的教學行為,把一些所謂的老課上出一種“新鮮”的味道來,我一直比較欣賞一句話“雖不能至,心向往之“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達到教育教學的最高境界,但是我愿意和在座的各位一并努力。 附送: 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結合事物或圖形,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物體表面及圖形的周長,會用測量的方法算出長方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受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認識周長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對周長意義的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一張長方形紙片。 學具:每個學生準備杯子、較大蓋子各一個,一張長方形紙片、一把尺子、一個卷尺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初步感知 教學例1。 1.視覺感知桌布周長 出示掛圖(例1圖),讓學生觀察,從中獲取信息。 提問: 媽媽想給桌邊鑲花邊,你知道應該在什么地方鑲嗎?(課件出示把花布攤開,放平的平面圖,指名學生上講臺前用手指一指) 學生操作口答后,教師用課件閃現(xiàn)桌布的邊線,并指出:花邊就鑲在這些地方,桌布一周的長度是桌布的周長。(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桌布周長) 2.視覺感知樹樁面的周長 出示掛圖(例1圖)讓學生觀察,從中獲取信息。 提問:圖中這兩位同學在干什么?(測量樹樁面周長) 你知道樹樁面周長指的是什么地方的長嗎?(指名學生上講臺前用手指一指) 學生操作、口答后,教師用課件閃現(xiàn)樹樁面的邊線(讓學生從視覺上感知樹樁面的周長),并指出樹樁面一周的長度就是樹樁的周長。 [點評:充分利用教科書的情景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在具體的情景中初步感知到了周長的含義,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觸摸感知,聯(lián)想周長 教學例2。 1.認識課本封面的周長 讓學生觀察課本封面,指名說一說課本封面的周長指的是哪里的長度。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課本封面四周的長是封面的周長。然后讓同桌合作,其中一個學生用手指沿著課本封面的四周摸一摸,邊摸邊說封面的周長指的是哪里的長度。另一個學生觀察,看在摸的同學是否摸得正確。(兩個同學輪流進行) 2.啟發(fā)聯(lián)想 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廣告牌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指名口答時,教師用課件出示一個廣告牌,同時閃現(xiàn)廣告牌的邊線,讓學生再次從視覺上認識廣告牌的四周的長度是廣告牌的周長。 讓學生再舉一些例子說明周長。(教師可以先進行適當啟發(fā)。如課桌面邊線的長是課桌的周長、鉛筆盒面四周的長是筆盒面的周長……) 3.總結歸納 什么是周長呢?(讓學生自學課本第89頁的內(nèi)容,然后在小組內(nèi)討論,最后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圍圖形一周的長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點評:在觀察的基礎上,再通過摸一摸、想一想等活動,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概念,初步歸納出周長的意義。] 三、動手測量,認識周長 教學例3。 1.小組內(nèi)討論測量周長的方法 先讓學生指一指圓片、杯子上底面、長方形紙片的周長各指的是哪一部分的長,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樹樁面、杯子的上底面、長方形紙片的周長的測量方法。 2.全班交流 指名匯報測量方法。學生可能會提供以下方法: ①測量長方形紙片的周長時,可用尺子分別量出每條邊的長,再加起來。 ②測量圓片和杯子上底面的周長有兩種,一是軟尺量,二是用線圍,再用尺子量線。 3.學生操作練習 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學具(杯子、圓片、長方形紙片、卷尺、尺子等),測量出圓片、杯子上底面、長方形紙片的周長,并在小組內(nèi)交流。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指名回答測量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量的) 4.再認識周長 讓學生說一說什么是周長。(圍圖形一周的長度,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教師強調(diào)“一周”的含義,并配合課件演示,讓學生體會“一周”的內(nèi)涵。 [點評:對于周長概念的掌握,除了觀察、想象外,教師明確更主要的是要組織學生進行操作。教師設計了測量活動,同時還重視了測量后的交流活動。對學生理性地認識周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鞏固練習 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的題目。 (1)學生獨立操作: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釘子板,用繩子圍幾個圖形,再沿著它們的周長摸一摸。 (2)匯報交流:你圍了什么圖形?它的周長指的是哪一部分? 五、全課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什么?你是通過什么方法獲得這些知識的?-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 認識周長 1教學反思 西師大版 2019 2020 三年級 數(shù)學 上冊 認識 周長 教學 反思 師大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m.weibangfood.com.cn/p-5543399.html